header image
概况

本实验室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原为逆境与植物营养校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新型功能性肥料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农业环境观测试验站(合肥)和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及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设置在皖东、皖南、皖西、皖北、皖中等8个试验站),以农田生态保育和污染防控为主线,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研究农田生态保育和污染防控领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

本实验室师资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职教师59名,教授16名,副教授17名,高级实验师2人,另有讲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6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实验室现有硕士生近120人,博士生8人。

实验室依托安徽农业大学设置在全省的8个试验站、3个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基地、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1000多亩的标准化试验用地和已有的国家农业环保试验站而设立。建立重点实验室与各试验站点的交流合作机制,力争创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学与生态环境学有机融合的农业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模式,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总面积1600平方米,设置农田生态保育机制与途径、农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和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构建农田污染防、治、管理论和技术体系。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土壤农化、环境质量监测等研究仪器设备132()。在农田质量定向培育、农田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拥有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66()和常规性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1530万元。

近三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层面项目30项;农业部重点专项、安徽省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8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00余项;累计项目经费6205.5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件,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8篇。

先后与加拿大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美国农业部农业土壤和水环境研究所、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以及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机制。